我國不銹鋼管工業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并己經奠定了從不銹鋼管大國走向不銹鋼管強國的基礎。按照不銹鋼管行業的發展規律,結合我國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和我國不銹鋼管行業內部的實際情況、外部條件以及參考國外先進不銹鋼管集團的發展經驗,未來較長一段時間,我國不銹鋼管行業面臨以下十大發展趨勢:
(1)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建設創新型不銹鋼管企業:
(2)組建大型不銹鋼管企業集團,提高不銹鋼管行業集中度,
(3)適度控制不銹鋼管生產規模,加速淘汰落后產能;
(4)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品種結構調整步伐:
(5)消化吸收先進技術,裝備國產化率不斷提高;
(6)推進能源綜合利用,實現不銹鋼管行業可持續發展;
(7)關注原料供應,重視不銹鋼管精整;
(8)適應不銹鋼管市場變化,拓展不銹鋼管用途;
(9)提高不銹鋼管標準水平,促進與國際標準接軌;
(10)重視不銹鋼管產品深加工,延長不銹鋼管產業鏈。
1.1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建設創新型不銹鋼管企業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創新型不銹鋼管企業是我國不銹鋼管企業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中央明確提出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技術創新是我國不銹鋼管企業用之不竭的發展動力,也是我國不銹鋼管行業由不銹鋼管大國走向不銹鋼管強國的必由之路?v觀我國不銹鋼管企業的技術創新現狀,總體情況是創新能力不強且參差不齊,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對技術創新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造成該企業少有甚至完全沒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缺乏有竟爭力的產品。有些企業從國外買來了先進的設備或引進了世界一流的不銹鋼管生產線,著實為高端產品的生產提供了硬件條件,但不太重視對引進設備和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甚至錯誤地認為引進了世界一流的裝備和技術,就自然而然成為了世界一流的企業。殊不知用錢是絕對買不到最先進技術的,待你將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購買回來之后,新的技術和設備又誕生了。如果我們完全依賴國外技術,企業本身沒有創新能力,將永遠會跟在別人的后面,不銹鋼管強國的夢想就不可能實現。
企業的技術創新,首先是觀念創新。要培養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員工隊伍。鼓勵企業員工開展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在未來的不銹鋼管行業中,具有創新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產品,裝備水平高、管理先進,成本低廉的企業一定會得到發展壯大。相反,那些創新能力不強,產品為無特色的大路貨,制造成本高的不銹鋼管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一定會被淘汰出局。
1.2組建大型不銹鋼管企業集團,提高不銹鋼管行業集中度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國不銹鋼管生產廠家數量太多(據不完全統計,不銹鋼無縫鋼管廠108家,焊接不銹鋼管廠1 800家)而規模較小(機組平均生產能力,不銹鋼無縫鋼管機組11.3萬t,焊接不銹鋼管機組僅0.35--0.50萬t,為世界最低)。根據統計,2007年不銹鋼管產量在50-100萬t以上的不銹鋼管生產企業為14家,這14家企業的不銹鋼管產量之和為1362萬t,占不銹鋼管總產量的32%。其中不銹鋼無縫鋼管企業7家,不銹鋼管產量之和為689萬t,占不銹鋼無縫鋼管總產量的37%:焊接不銹鋼管企業7家,不銹鋼管產量之和為673萬t,占焊接不銹鋼管總產量的28.5%。由此可見,我國不銹鋼管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很低。
盡管不銹鋼管廠的生產規模不大,但各不銹鋼管生產企業為了適應不銹鋼管市場眾多規格和品種的需求而不得不在新建機組的設計上將生產規格擴大到極致,造成投資居高不下,甚至將現有機組的產品規格盡量擴展。在生產組織上頻繁變換規格,更換工具,不能保證該機組在最能發揮產能規模的條件下組織生產,機組的特點和分工也極不明確,常常會出現“大馬拉小車”或“機組力不從心”的情況。帶來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生產能力浪費,制造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另一方面,由于不銹鋼管生產企業各自為政,各廠產品都面向全國市場,在供大于求的條件下,惡性競爭在所難免。與此同時,由于我國地域遼闊,東南西北相距數千公里之遙,地處東北地區的不銹鋼管生產企業要將產品賣到西南地區,地處西南地區的不銹鋼管生產企業又要將產品銷售到東北地區,無疑會增加運輸成本和運輸壓力,不銹鋼管在中華大地上進行“大串聯”,對本來運力就不足的我國運輸行業是雪上加霜。再一方面,規模小而又分散且各自為政的不銹鋼管生產企業,其研發能力和技術投入不可能太高,技術創新能力低下。很難實現做強做大的目標。
對比國外不銹鋼管企業,在上世紀90年代前后,為了應對疲軟的不銹鋼管市場,紛紛組建大型跨國集團.如Tenaris集團和V&M不銹鋼管集團等。
據介紹,Tenaris集團和V&M Star不銹鋼管集團在實施全球化戰略中,十分注重集團內部資源的整合,根據機組的特點,對機組的品種和規格進行合理分工,使其能夠在產量最大、質量最好、規格范圍相對較少、生產成本最低的品種、規格上組織生產,最大限度地發揮機組生產能力,并適當考慮產品的使用地點,安排在距離生產廠較近的機組進行生產,達到了減小運輸成本的目的。
根據不銹鋼管行業的發展要求,我國一旦成立大型不銹鋼管集團之后,可以將集團內分散的資源進行整合并重新進行合理配置,優化生產組織和營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研究新工藝,開發新品種,提高我國不銹鋼管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Tenaris集團和V&M Star不銹鋼管集團近幾年的經營成果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因此,大力推進不銹鋼管企業聯合重組,進而組建3-4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不銹鋼管企業集團,提高全行業產業集中度是我國不銹鋼管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1.3適度控制不銹鋼管生產規模,加速淘汰落后產能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不銹鋼管產能已達4500萬t。若考慮目前在建和擬建的項目,到2010年,我國不銹鋼管產能將有可能超過5500萬t/a,其中不銹鋼無縫鋼管2 500萬t/a,焊接不銹鋼管3 000萬tla。根據我國鋼鐵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鋼產量應控制在4.5-5.5億血,若按不銹鋼管產量占鋼材產量7%(不銹鋼無縫鋼管3%、焊接不銹鋼管4%)進行測算,不銹鋼管產量應控制在3 150-3 850萬t/a,即使考慮每年有1000萬t左右的不銹鋼管出口,到時不銹鋼管產能也遠遠超過了實際需求量。但盡管如此,某些不銹鋼管生產企業仍然在做大做強(而不是做精做強或做強做大)的思想指導下,不斷加大基建投資,盲目擴大生產規模,甚至連那些原來從沒有進行過不銹鋼管生產的企業也加入到了擴大不銹鋼管生產規模的行列中,這種盲目跟進的做法存在有較大的投資風險。并且,有些項目還是低水平的重復建設項目,由此帶來的是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環境污染嚴重,能源、資源消耗巨大等一系列問題。當前的這種狀況如不得到有效遏制,勢必造成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調,不利于不銹鋼管行業的健康發展。
還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我國不銹鋼管出口量的不斷增加,出口目的國會從市場保護的角度進行限制,由此帶來貿易摩擦和反傾銷案件的增加,對于那些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的普通不銹鋼管的出口會有極大的影響。
仔細分析一下我國現有4500萬t/a的不銹鋼管產能不難看出,落后產能占有相當比例。就不銹鋼無縫鋼管而言,穿孔+冷拔生產方式和比較落后的自動軋管機組的產能超過300萬t/a,占不銹鋼無縫鋼管產能的20%左右。焊接不銹鋼管落后產能遠遠超過這一比例。隨著高水平的新建機組陸續投產,不銹鋼管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一些落后機組的產能必將遭到淘汰。
1.4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品種調整步伐
多年來,我國絕大多數不銹鋼管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還是粗放型的,著重強調規模效益,不太注重集約生產和產品結構優化。其結果是經濟技術指標落后,資源和能源浪費嚴重,產品檔次低下,企業效益不高,競爭能力較弱。尤其是那些引進了國際一流不銹鋼管制造設備的企業,也熱衷于生產附加值不高的低檔產品。正如有人比喻的那樣“這些企業好比在五星級酒店熱賣街邊店的大排擋產品”,它是對資源的一種極大浪費,其產品的制造成本高和競爭力低也就可想而知了。在當前不銹鋼管產能遠大于市場需求的情況下,不銹鋼管生產企業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品種結構調整步伐。
總體上講,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不銹鋼管的品種結構調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出口不銹鋼管的品種也正在不斷優化,油井管的國產化率和出口量迅速提高。但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的情況看,我國出口不銹鋼管量大而價低,進口不銹鋼管量小而價高。進口不銹鋼管的價格是出口不銹鋼管價格的3倍左右這一事實,說明了我國不銹鋼管產品的附加值還需耍提高,我國在高端產品上還不得不依賴進口,而這一部分產品的生產技術難度最大,質量要求更高?梢娖贩N結構調整進入了攻堅階段。
我國要變成不銹鋼管強國,就必須在目前需要大量進口的高鋼級、能滿足特殊介質腐蝕環境下使用的油井管、管線管和高參數大容量電站鍋爐用管、核電用管、不銹鋼管、大口徑高強度氣瓶管等高等級專用不銹鋼管的研發上下功夫,提高性能穩定性。大口徑厚壁焊接不銹鋼管、高鋼級焊接油井管和長輸焊接管線管的開發和焊縫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也將是研究的重大課題。
1.5消化吸收先進技術,裝備國產化率不斷提高
盡管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不銹鋼管生產大國,但我國不銹鋼管制造設備的國產化進程十分緩慢,以不銹鋼無縫鋼管為例,從20世紀80年代初寶鋼引進第1臺連軋管機組以來,我國共引進了10多套連軋管機組、2套Assel軋管機組,借助于國外技術改造了一些落后機組。它一方面說明了我國不銹鋼無縫鋼管機組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國不銹鋼無縫鋼管生產裝備技術主要依賴國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對引進技術和裝備的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不強。這一現象與我國的世界不銹鋼管產量大國的地位極不協調。
與日本相比,我國在消化、吸收引進先進技術并進行國產化方面存在明顯差距。日本于1968年從德國引進了1套連軋管機組以后,積極進行了相關的研究。而在隨后的京濱和川崎兩J‘所引進的2套連軋管機組中,其主控設備均是由日本國內制造的。
客觀地講,我國開展連軋管技術、裝備研究的時間還是比較早的.1976年就建設了I臺076 mm8機架連軋管機。但由于該機組存在一些問題,最終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隨后多年我國在連軋管技術的研究中進展緩慢。
隨著我國不銹鋼管產量的不斷增加,品種結構的逐步改善,我國不銹鋼管行業在世界不銹鋼管行業的地位會越來越高,從而會促進我國不銹鋼管制造裝備的國產化進程。在這一進程中,那些既有設備設計和制造能力,又有中試條件的不銹鋼管裝備制造企業或企業集團將會有更大的作為。
1.6推進能源綜合利用,實現不銹鋼管行業可持續發展
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是實現我國不銹鋼管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不銹鋼管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目前,我國不銹鋼管企業在能源綜合利用,實現企業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不銹鋼無縫鋼管生產企業真正成規模地實現連鑄坯熱送熱裝工藝。大多數不銹鋼管企業的經濟技術指標不先進,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不銹鋼管是高附加值產品,在當前不銹鋼管市場較好、價格較高的情況下,企業往往以增大產量擴大生產規模來獲取更大的利潤,可謂有了不銹鋼管就有了效益,對提高技術經濟指標、節能降耗等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為了響應國家提出的堅持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各不銹鋼管生產企業將會不斷優化生產工藝,節約資源和能源。通過熱處理方式而不是通過增加合金用量方式來提高不銹鋼管性能,節省合金用量:在熱處理工藝選擇上,不銹鋼管的余熱淬火或在線;に噷艿饺藗兊那嗖A;有條件的不銹鋼無縫鋼管企業將會開展連鑄坯熱送熱裝工藝的研究與應用:廢鋼預熱技術、蓄熱式加熱爐加熱管坯技術將會得到迅速推廣:煤氣回收、余熱回收和工業水的循環利用還會進一步加大力度;噪聲污染在不銹鋼管廠十分突出,應該采取措施降聲防噪等等。通過采取以上措施,使我國不銹鋼管生產企業真正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1.7關注原料供應,重視不銹鋼管精整
不銹鋼管的主要技術指標包括不銹鋼管的化學成分、幾何尺寸精度、表面質量以及機械性能和工藝性能等。目前,絕大多數不銹鋼管生產企業比較重視不銹鋼管的幾何尺寸精度這一指標,不惜在軋機(不銹鋼無縫鋼管)和焊機(焊接不銹鋼管)的投資上花重金,以提高機組水平,從而提高不銹鋼管的幾何尺寸精度。對事關不銹鋼管化學成分的管坯質量和事關不銹鋼管機械性能、工藝性能的不銹鋼管熱處理、不銹鋼管精整工序的重視程度不夠。
就不銹鋼無縫鋼管而言,隨著我國先進軋管機組的建成投產,通過這些機組生產的不銹鋼無縫鋼管(每年大約700萬t),其外徑公差、壁厚公差以及表面質量均能達到國際一般水平或國際先進水平.目前,不銹鋼管質量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鋼質純凈度以及性能的穩定性方面,除幾個生產規模較大的不銹鋼無縫鋼管生產企業有比較完善的供坯條件之外,有些小廠只能從市場購買管坯。即使是自供管坯的企業,其精煉能力和鋼中有害元素的控制水平也參差不齊。有些企業所提供的管坯,其P, S含量與國外高質量產品相比差不多相差一個數量級的水平,夾雜物含量的差距就更大。而管坯靠吃“百家韌,的不銹鋼管廠,鋼質問題就更為突出。
焊管企業的管坯供應情況就更加復雜,焊接不銹鋼管所需的鋼板除少數幾個企業可以自供外,基本上都是在市場上采購。絕大多數焊管廠沒有與鋼板生產廠形成戰略聯盟關系,采購渠道復雜。特別是某些小型帶鋼廠的窄帶鋼質量不穩定,造成焊管質量不穩定。
因此,未來不銹鋼無縫鋼管生產企業必須在提高冶煉裝備水平,增加精煉能力,再配合高水平的熱處理裝備技術來提高不銹鋼管的性能穩定性。就全國而言,規模不大又沒有管坯生產條件的不銹鋼管廠很有必要聯合投資建設2-3家管坯生產廠,或在現有的鋼廠中進行投資,實現自供管坯能力。焊管企業也應通過參股或聯盟的多種方式與鋼板生產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確保鋼板的穩定供應,提高帶鋼質 精整工序是保證不銹鋼管質量的重要工序之一。多年來,我國不銹鋼管企業存在重視不銹鋼管成型工序,輕視不銹鋼管熱處理工序、精整工序以及后續探傷檢查工序的現象。這些工序不是處理能力不足,就是工序流程不暢或是裝備水平配置較低,難以滿足生產高質量產品的要求,甚至在某些不銹鋼管廠所使用的無損探傷設備比用戶用于產品驗收的無損探傷設各的水平還低很多。正是因為這些看起來并不十分重要,對提高產量又沒有太大影響的工序,卻對產品質量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高附加值產品都是因為這些工序的高水平設備配置才能生產出來。從這一現象也反映了我國不銹鋼管生產還處在一個粗放型的生產階段。
為了提高不銹鋼管的技術含量,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將來我國不銹鋼管的熱處理和不銹鋼管的精整工序一定會得到高度重視,其能力和裝備的配置水平一定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1.8適應不銹鋼管市場變化,拓展不銹鋼管用途
傳統的不銹鋼管市場發生變化主要是指不銹鋼管替代品會不斷侵占不銹鋼管市場,不銹鋼無縫鋼管和焊接不銹鋼管的傳統市場會相互滲透,不銹鋼管必須尋找新的市場等三個方面。
被人們比喻成為工業“血管”的不銹鋼管是一種經濟斷面鋼材,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隨著塑料工業的發展,鋼塑復合管、鋁塑復合管、鑰網復合管以及塑料管等不銹鋼管替代品會不斷地在低溫、低壓的流體輸送管線上替代不銹鋼管,擠占傳統的不銹鋼管市場。這種現象早已發生,將來會更加突出,預計將來不銹鋼管產量占鋼材產量7%的比例會有所下降。
目前我國不銹鋼無縫鋼管產量占不銹鋼管總產量的40%左右,焊接不銹鋼管產量占不銹鋼管總產量的60%左右。這一比例與國外發達的工業國家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比例相當。之后國外的這一比例發生了變化,不銹鋼無縫鋼管所占比例越來越小(大約占不銹鋼管總產量的30%)焊接不銹鋼管的比例越來越大(大約占不銹鋼管總產量的70%).根據這一變化趨勢,我國無縫俐管和焊接不銹鋼管的比例(四六開的局面)也很有可能發生變化,焊接不銹鋼管產量比例會增加,不銹鋼無縫鋼管產量比例會減少。
在受到不銹鋼管代用品的替代,不銹鋼管市場竟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尋找新的不銹鋼管市場,拓展不銹鋼管新用途必將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近年來,大型體育場館和大型橋梁建設所用的各種規格、鋼級的結構不銹鋼管的使用量呈大幅上升之勢,為了應對能源危機,核電用管的需求量增長迅速,大口徑拖車氣瓶管供不應求等現象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不銹鋼管生產廠與不銹鋼管用戶進行聯合重組,相互參股,形成資產紐帶,以期穩定市場,將會引起不銹鋼管生產企業的高度重視。
1.9提高不銹鋼管標準水平,促進與國際標準接軌
在我國不銹鋼管產量和不銹鋼管出口量成為世界第一大國之后,我國不銹鋼管標準與世界先進的不銹鋼管標準接軌成為必然。通過積極參與國際不銹鋼管標準化組織的活動,增加話語權,不斷提高我國不銹鋼管標準的水平和不銹鋼管標準的國際認同度,使之適應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需要將成為今后我國不銹鋼管行業的奮斗目標。
在我國不銹鋼管標準中,目前不銹鋼無縫鋼管和焊接不銹鋼管標準自成體系,它不利于用戶的選擇,也不利于不銹鋼管市場的競爭,將來我國不銹鋼無縫鋼管標準和焊接不銹鋼管標準的體系合并也是必然趨勢。
1.10重視不銹鋼管產品深加工,延長不銹鋼管產業鏈
由于原、燃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和不銹鋼管市場競爭的加劇,不銹鋼管的利潤會降低。在這種情況下,不銹鋼管生產廠一方面會不斷加強管理,提高工藝裝備水平,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開發新產品,提高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不銹鋼管生產廠也會十分重視不銹鋼管產品的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不銹鋼管產品深加工的領域十分廣泛,前景十分美好,利潤相當可觀。目前在不銹鋼管生產廠所進行的且最具代表性的不銹鋼管深加工產品就是油井管。光頭不銹鋼管經過車絲加工后,售價增長20%以上,如果加工成特殊絲扣,售價會增加40%左右。管件是不銹鋼管深加工的另一大類產品,其市場巨大。在不銹鋼管生產廠進行管件加工具有十分明顯的成本優勢和品種優勢。不銹鋼管生產廠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短尺不銹鋼管來制造管件,變廢為寶。機加工厚壁不銹鋼管的深加工產品主要包括油缸和液壓支架等。管線管的表面防腐涂層既可以提高不銹鋼管產品的表面質量,滿足不銹鋼管表面防腐的要求,又可以增加不銹鋼管的附加值,值得不銹鋼管生產廠的關注。鋼塑復合管、鋼鋁復合管、碳鋼和高溫合金復合管等復合不銹鋼管在滿足腐蝕或高溫環境下使用有突出的表現,復合不銹鋼管的開發和使用會越來越受的人們的重視。
結論
(1)我國不銹鋼管行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成為世界第一不銹鋼管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和出口大國。不銹鋼管行業的整體裝備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不銹鋼無縫鋼管和焊接不銹鋼管生產機組。產品質量改善和品質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績。
(2)在我國不銹鋼管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銹鋼管行業盲目發展、低水平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產品結構、設備結構不盡合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資源和能源利用率不高:環保壓力很大等突出問題。
(3)我國不銹鋼管行業正以堅定的步伐從不銹鋼管大國向不銹鋼管強國邁進。在這一過程中,必將面臨以下發展趨勢:建設創新型不銹鋼管企業:組建大型不銹鋼管企業集團;適度控制不銹鋼管產能: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斷提高不銹鋼管裝備國產化率;加大能源綜合利用力度:關注原料供應和不銹鋼管精整;適應不銹鋼管市場變化;加速不銹鋼管標準與國際接軌;重視不銹鋼管產品深加工。
錄入時間:2019/6/11 10:50:23 點擊次數:2174